公司动态

两个误区,一个真相,一次坚信 | 财通新兴蓝筹拟任基金经理夏钦的亲笔信

 时间:2019-01-09 

每次演讲完毕进入现场问答环节,我都会凝神屏气等待那些亘古不变的严肃问题——“后市行业会如何发展,能否推荐一只牛股?”

 

这时我都会给出一组数据:偏股型基金在过去10年年化收益率为6.67%,超出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3.7%,跑赢上证综指1倍;截至2018年底,成立满10年且仍在运行的主动管理偏股基金达207只。其中,199只主动偏股基金自成立以来获得正收益,占比高达97.63%。然后请提问者和自己的收益率比较,并且考虑投入的精力以及回撤。最后建议他与其每日到处折腾,不如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选择一个基金长期持有。

 

夏钦 财通基金

 

投资基金的两大误区

 

误区

 

投资基金切忌购买的两大误区:倒金字塔加仓、正金字塔赎回频繁追逐热门基金

 

首先,倒金字塔加仓、正金字塔赎回,其实是人性的必然反应,人性的弱点本来就在于恐慌和贪婪,所以大部分时候都会在6000点的时候憧憬8000点、10000点,把所有积蓄逢高买入,而当市场跌至1600点时,依然觉得市场充满风险,大幅赎回。这样的投资者行为也使得权益基金的持仓,在1600点时的持仓市值只有6000点时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最终必然是错过牛市,熊市却无一缺席,最终黯然离场。其实,赚钱哪有那么容易,不能克服恐惧和贪婪,顺着市场的情绪躺着赚钱,不就是相当于希望天上掉馅饼吗?

 

其次,投资基金的第二大误区就在于过于追逐热门基金,往往因为过于追逐近期表现良好的基金,而忽略了基金中长期的可持续性。基金经理虽然专业,但也有自己的投资风格和领域的限制,而A股市场的风格变化剧烈。因此,我们往往看到前期某种风格表现强势的基金大卖之时,往往伴随着这种风格的结束,接下来一段时间基民需要忍受煎熬、然后赎回,再去追逐其他更热门的基金,但事后发现买的基金亏了一只又一只

 

连续三年排名前1/3的基金仅有2.4%

 

真相

 

当然,回到基金管理人的角度,也必须承认中国的公募基金确实还很年轻,即便是一些非常优秀的基金,在某些阶段也会有较大的起伏。记得之前在券商的研究报告中看到过一组数据:公募基金的业绩连续三年排在前二分之一的基金占比,这看似非常普通的条件,但是事实上从08年到18年过去十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满足这个条件的仅有11%左右,也就是说连续两年排名前二分之一,那么这只基金已经是十里挑一;而如果是连续三年排名在前三分之一,满足这个条件的仅有2.4%,那么这只基金可谓百里挑一

 

为何公募基金会有如此大的波动?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因为投资是一门艺术,并不是简单的1+1=2的因果关系,投资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且是多变的,没有人能够提前把所有因素全部考虑到位,即便抓住了核心影响因素,很可能最后会发现这些因素又会出现很多不可预期的变化,一旦这些不可预期的黑天鹅出现,就很可能会导致我们承受重大的损失。

 

曾经有人说过,投资有51%的胜率就可以战胜市场,当处于51%概率时,赚的是大钱,处于49%概率时,亏掉的是小钱。也就是说,提高投资的胜率、提高正确时赚钱的投资额和减少亏损时的亏损幅度是战胜市场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我看来,专业的基金管理人应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研究框架,在这套框架中,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不断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胜率;另一方面,在这套框架中,也应该有一套机制,可以帮助我们降低犯错的时候带来的亏损。这样的投资框架应该是普适性的、可跟踪、可回溯、可调整的,这样的投资框架是应该涵盖宏观环境、政策变化、中观行业、微观企业,甚至投资者情绪等多种因素的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并且这套体系中也应该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降低犯错成本的机制。在通过对这套框架中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可靠性和风险收益比等指标进行了综合的评判分析之后,我们再对投资的标的以及投资额度进行决策,这样的投资方式才能走得更长更远。

 

这是一次布局权益资产的重大机会

 

坚信

 

最后,站在市场一片愁云惨淡的当下,我坚信这或许是一次可以布局权益资产的重大机会

 

在过去的3年,我们认为市场已经经历了时间上的充分消化,全A指数也从2015年中的高点回调了55%,代表蓝筹的沪深300指数估值回到了历史的10%分位,而代表中等市值股票的中证500估值则回到了历史1%的分位;并且在过去的几年中,股票市场经历了几乎能够涉及的所有利空:去杠杆、挤泡沫、贸易战冲击、大股东爆仓等等,而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来自各方的积极变化:经济补短板、减税、稳定流动性、疏困资金、大股东增持、外资流入等等;而基金的发行越发困难、大家纷纷谈股色变、市场的成交也回到了冰点,我认为这些种种迹象都已经显示了我们正在逐渐度过寒冷的冬天。

 

当然,冬天之后,并不会是炙热的夏天,我们认为未来市场将会出现很多结构性机会,特别是与经济转型、补短板相关的新技术、新科技、新消费等新兴领域。在这些领域,将会涌现出一批代表未来经济转型方向的新兴龙头公司,而目前阶段或正是布局的最好时刻。明天会怎样或许我并不知道,但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

 

财通新兴蓝筹混合基金

拟任基金经理:夏钦

夏钦,上海交通大学会计学硕士。

 

历任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高级研究员、UBS(瑞银)董事、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策略研究经理,20159月加入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擅长行业比较,发掘黄金赛道。现任财通可持续发展混合型基金基金经理,近两年业绩保持同类基金前1/3分位。

 

投资格言:投资既是艺术,亦是科学,建立完善投资框架,方能在长跑中胜出。

数据来源:海通证券201913日发布的《基金业绩排行榜》显示,财通可持续发展混合型基金近两年业绩在394只强股混合型基金中位列第124。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产品业绩不对本基金未来表现构成任何保证。




上一篇:市场低位潜心布局 财通基金量化权益固收齐发力
下一篇:经济转型孕育新兴产业,龙头猎手解密“新蓝筹”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